下肢坏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十八学士引诗文
TUhjnbcbe - 2021/12/28 18:40:00
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24567.html

喜欢盆景的人都知道,古人把盆景树种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四大家”是指金雀、*杨、迎春、绒针柏等四个比较调和而富有诗意的树种。“七贤”是指*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等,是各有特色的七个树种。“十八学士”是指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南天竺、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等形态、风格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18个树种。

由于一次的跟风作看画题诗,先做了十八学士里的海棠、虎刺花、石榴和南天竹,结果欲罢不能,就想着把这“十八学士”都尝试着题诗一遍,虎刺花是写的第一首,所以题目也用这首的第一句“十八学士引诗文”。

至于我写的这些诗歌是否合乎格律,没有细究,为我自娱自乐、喜欢盆景和诗词,消磨时间而作。

我是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不会是浪费在鸡争狗斗上。

(一)

梅花

十八学士第一开,

高洁傲骨站头牌。

探波斗雪迎风笑,

香引群花争艳来。

(二)

桃花

严冬过后起东风,

枝发花芽一夜中。

不畏春寒谁怒放?

嫣然含笑碧桃红。

(三)

虎刺

十八学士引诗文,

虎刺孤高最为参。

清秀玲珑只可赏,

须防叶藏绣花针。

注:虎刺别名绣花针。

(四)

吉庆

玉坠金垂润莹莹,

珍珠玛瑙叶间生。

吉庆年节添欢喜,

幸福康庄享太平。

(五)

枸杞

秋高冬近草萧萧,

枸杞园畦殷翠娇。

众木丛间红点点,

群丝绦中绿飘飘。

不需凡卉邀争宠,

就待农家摘采挑。

独向一隅迎露雪,

甘甜入味壮身腰。

(六)

杜鹃

子规朝北叫凄凄,

杜鹃盛开满院畦。

花间只闻飞鸟唤,

游人循得路途迷。

注:杜鹃鸟也叫子规。

(七)

翠柏

柏松香翠满山陉,

慕洁移将入院庭。

四季常青人不老,

岁寒三友万年馨。

注: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因称“岁寒三友”。

(八)

木瓜

花赛棠梅婀,能生万寿果。

平凡不夭艳,可供食颐朵。

注1:万寿果:木瓜又称万寿果。

注2平凡,木瓜花的话语为平凡。

(九)

腊梅

十八学士引诗传,

花中寒梅志气坚。

傲骨不求东君顾,

风吹雪打愈凛然。

(十)

南天竹

十八学士引诗成,

翠丽天竹最有名。

枝秀叶繁红果累,

岁寒三友秉德行。

注:岁寒三友是指人们将南天竹果枝、盛开的腊梅、松枝一起插在花瓶里,有岁寒三友的比喻。

(十一)

山茶花

喻作桃花笑不嗔,

贵如芍药自敦淳。

一年四季开弥久,

送走秋风又迎春。

注:山茶花的花语是天生丽质、谦逊的美德、谦让、高洁的理性,纯真无邪、可爱,完美之魅力、真情、理想之恋等。

(十二)

罗汉松

虬劲似飞龙,曲回宛转横。

形如罗汉现,打坐悟禅中。

(十三)

西府海棠

昏昏不胜酒,妃子懒梳妆。

袅袅峨眉蹙,花中睡海棠。

注:古人将海棠比作花中贵妃,唐明皇将醉酒的杨贵妃比作海棠。

(十四)

凤尾竹

青竹韧难折,凤尾舞婆娑。

虚若贞节气,清高唱淡泊。

(十五)

紫薇

佛相香开百日红,

卧盘五爪卷金龙。

夏迎秋色开不败,

花满宅庭好运鸿。

注1:紫薇花也叫佛相花、五里香、五爪金龙、紫荆、紫金、紫兰花、痒痒花等。花期长也叫百日红。

注2:紫薇花语为好运。

(十六)

石榴

结籽石榴抱成团,

习总引用万众传。

创业更要团结紧,

复兴中华双百年。

注1:结籽石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注2:双百年,即两个一百年。

(十七)

六月雪

清纯浪漫满天星,

朴素高洁显热诚。

六月花开如落雪,

芳心一片爱浓浓。

六月雪:也被称为满天星,花语是清纯、关怀、思恋、致远、配角、真心喜欢、真爱以及纯洁的心灵。

(十八)

栀子花

栀子花开香满园,

疑为王母贬天仙。

碧清冰秀白蟾美,

桂魄飞来玉荷寒。

注1:栀子花也叫白蟾花、玉荷花。

注2:“桂魄飞来”取自苏轼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为月亮的别称。

栀子花往往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因栀子多在夜里盛开,沾了月的灵气,所以栀子花给人冰清玉洁的感觉,栀子花如荷花妩媚,宛如小家碧玉般清秀隽永。从春天到初夏都可以看到栀子花的白色花朵。高雅的香气令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vafist_sceen__time=(+newDate());if(""==1});}像水样流淌

谢谢,赞赏全部用于流浪猫狗救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八学士引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