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诊时候查药名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好像是与雷公藤相关的药物(真可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5
原来之前聊天说朝一侧偏斜是这样查的呀。
但是还是不太明白怎么去做Romberg。
一度感觉到自己似乎是缺了一个陌生的学科,但是事实上应该自学能力也能让我解决一些小小的问题。
6
每个科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也是好多的内容啊)。比如说嗜睡症/障碍的小睡实验。
7
或许还有的是每个科自己的语言吧。
入科一周之后终于懂了日常老师师兄师姐们交流的“球”到底是什么。
?大概理解的就是以喉结为中心,咽部的发音吞咽这部分叭,是我自己的理解哈,也不一定对。
??难怪书上查不到。
8对中医来说,癫痫是分阴阳的。而脑梗是分中经络/中脏/中腑的。躁动的是痫(所以癫痫更多的放在这里面了)?对应安静的是癫,而过于(持续)狂躁的是狂。但是实际上去联系患者的时候,还是会有点觉得病的分类相对西医来说是粗糙的,真正精细的应该还是辨证论治背后所代表的那种权衡思考。毕竟最终还是落实在患者上来的。9又有了新的疑惑。因为收病人查资料的过程真的是一个很困(因为很累?),但是又收获很大的过程。是在诊断上和治疗实实际际的去领会教材和个体上的相同与不一样。同时也因为患者的表现加深了自己的印象和应有的处理方式。所以就在想,那望闻问切这四个方面,又是该如何精进的。中医这一块的个体,又是如何与教材对应练习,加深印象的。好像除了诊断之外,还更需要实践的临床反馈。10有缺血灶是等于脑梗吗?(?×)?什么时候腔隙性脑梗才需要干预呢?(??)……很多小细节的东西到了临床才会逐渐出现更多的问题。依折麦布是做什么的?怎么合适的与患者交流呢?会有一些又一些的问题冒上头来。因为要去解决,所以要学习。真的是互相促进提高的一件事。11跟诊的还见到了第一次来喝中药的患者问(喝中药会成瘾??吗)(不要喝了之后被劝退就已经很好了,毕竟大部分味道都不是那么美妙??)12入科的时候,还不是很习惯老师们喊:“*大夫”,“*大夫~”。感觉一段时间远离了这个称呼(好像曾经有过)。似乎还是更习惯“*同学”这样的称呼。所以最开始喊的时候下意识都意识自动屏蔽掉了。但是有天听老师们闲聊,说其老师在如同我们这个阶段的时候,老师的老师也会很尊重的喊“*大夫”,像平级一样去交流,作为同事一样。我开始感觉老师们日常的称呼变得不一样起来。13在科里有段时间还是有点迷茫和失落的。就是那种(我感觉我好像什么都不懂),当然并不是预期要我什么都懂,但还是有点在师兄师姐们中感觉到一种(师兄师姐们都会,但是我不会?)。其实是会有点难以描述的。但是后续师姐师兄们,包括老师,还有??说的一些话让我觉得释然很多。“你对中医的内容也会熟悉的像我们一样呀”,“很正常啊,你不是这个科的,你也不靠这个吃饭”,“想清楚你是为了去学习的,而不是像这些的”14所以也在努力的继续掌握专业该有的内容吧。这里安利一下anki,我感觉对于中医专业需要背诵的同学来说,还是个挺不错的小软件的。15遇见了一些冲突的困难,但是顺应现状做出选择后好了很多。那最差也就不过如此。做个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可以许愿课程都变成线上吗??)16带我的w老师有个特别好的习惯。将每个患者的信息都记录在某个随手可触及的载体上。我之前觉得这样子好像有点多余,但是后面发现对于清楚患者的检查结果情况,每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