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以下肢多见。下肢DVT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型。中央型(近端DVT)是指包括腘静脉及以上的血栓;周围型(远端DVT)是指腘静脉以下的血栓,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和小腿深静脉。混合型DVT即周围型和中央型同时存在。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及外科血栓清除术.
抗凝治疗
推荐1:对于所有明确诊断的近端DVT患者都应该接受抗凝治疗。
推荐2:具有高复发风险的孤立远端DVT应同近端DVT患者一样接受抗凝治疗;复发风险低者,可考虑缩短时间治疗(4-6周),甚至降低抗凝药物剂量或者进行静脉超声进行监测。
推荐3:对于不合并癌症的急性DVT患者,初始抗凝治疗推荐应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或LMWH(IC),长期抗凝治疗推荐应用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IIB);
推荐4:对于合并癌症的急性DVT患者,初始抗凝治疗推荐应用LMWH(IB),长期抗凝治疗推荐应用LMWH(IIC)。
推荐5:对于继发于可逆危险因素(如手术、长途旅行、外伤等)的近端DVT,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IB)
推荐6:对于无诱发因素的DVT,无论是近端还是远端,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IB)。
推荐7:对于无诱发因素的初发近端DVT患者,低、中度出血风险者予延长抗凝治疗(IB);高度出血风险者予3个月抗凝治疗(IB)。
推荐8:对于无诱发因素的复发DVT患者,如出血风险低危,推荐延长抗凝治疗,优于3个月抗凝(IB);如出血风险中危,建议延长抗凝治疗,优于3个月抗凝(IIB)。如出血风险高危,建议3个月抗凝,优于延长抗凝(IIB)。
推荐9:对于恶性肿瘤相关的下肢DVT,推荐延长抗凝治疗。
推荐10:对于高复发风险的孤立远端DVT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与近端DVT相同)。
推荐11:对于低复发风险的孤立远端DVT抗凝治疗可以抗凝治疗4-6周,甚至低剂量或超声检测。
溶栓治疗
推荐12:溶栓治疗适应证:急性近端DVT(髂、股、腘静脉);全身状况好;预期生命>1年和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推荐13: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溶栓药物过敏;近期(2-4周内)有活动性出血,包括严重的颅内、胃肠、泌尿道出血;近期接受过大手术、活检、心肺复苏、不能实施压迫的穿刺;近期有严重的外伤;严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血压>/mmHg);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细菌性心内膜炎;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者;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静脉畸形患者;年龄>75岁和妊娠者。
血管内介入治疗
推荐14:对于下肢DVT患者,不推荐常规血管内介入治疗。(IIbC)
推荐15:对于急性症状性髂股DVT患者,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IIaB)
推荐16:进展的股腘静脉DVT患者,尽管已抗凝治疗或症状严重,可考虑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IIbB)
推荐17:低出血风险者中,如果出现静脉性坏疽或股青肿,应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IB)
外科手术治疗
推荐18:对于出现静脉性坏疽或股青肿的患者,若存在介入治疗即导管接触性溶栓(CDT)的禁忌证,可行外科静脉血栓清除术。(IIaA)
推荐19:以下病人可从外科血栓清除术中受益: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首次发作患者;症状持续时长14天;低出血风险者;可自主活动、具有良好功能和可接受的预期寿命;(IIbC)
相关文献:中国急性血栓性疾病抗栓治疗共识.中国急救医学.,39(6):-。
介入科疾病诊疗范围
l血管性疾病:各种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瘤及静脉曲张等;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动静脉疾病。
l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肝转移瘤、胆管癌、肾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等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
l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肾错构瘤、肝肾脾卵巢囊肿、乳腺腺瘤及增生结节、肺结节及甲状腺结节等。
l妇产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及输卵管阻塞等疾病。
l非血管性疾病:胆道梗阻(梗阻性*疸)、食管、气管狭窄及输尿管狭窄等。
l出血性疾病:咯血(支扩或肺癌等引起)、鼻出血、妇科大出血、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各部位出血。
l良性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脾大脾功能亢进、椎体压缩性骨折、前列腺增生、精索静脉曲张、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及门静脉高压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