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得了糖尿病,“麻烦”就来了。首先要严格控制饮食,吃饭的时间和饭量都得受到严格限制,不管是刮风下雨、探亲访友还是因公出差、游山玩水都要准时定量地吃饭;其次是要及时买药、吃药,还不能吃错药,一定要吃医生指定的药;第三要经常地、定期地测血糖、尿常规及其他理化检查;第四要受到各种并发症的折磨和困扰,整天疑神疑*、寝食难安,最后还要寿终正寝在并发症上。然而有些人“不信邪”,不相信吃饭也能致病或治病,照样“吃香的喝辣的”,结果就失明、截肢、肾衰竭、脑溢血。所以,国际糖尿病联盟在年提出一句口号:“减少因对糖尿病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本文拟对糖尿病的成因、并发症、饮食营养及调理方法等方面作一些说明,以期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一、什么是糖尿病人们吃进食物后,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经过消化,分解成为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里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血糖对人体就如汽油对汽车一样重要,如果没有汽油作燃料,汽车就不能运转。如果没有血糖提供能量,人的生命活动,特别是大脑和心脏功能,就会出现障碍。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糖能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在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下,血糖的来源与去处都很通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其中,胰岛素起着重要作用。胰岛素是由胰腺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它的功能是协助血糖进入细胞。打个比方:细胞好比是个房子,胰岛素就相当于开门的钥匙,只有用钥匙把门打开,葡萄糖才能进入细胞,在其中代谢产生能量,以供身体利用。进餐后,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血糖随之升高,这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也相应增加。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另一方面将暂时用不完的葡萄糖作为“活期存款”,以肝糖元的形式储存在肝脏里,必要时从肝中提出,作为能量供人体利用。上述的血糖变化一般在饭后两小时即可回复到原来水平。但当由于多种原因使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受阻,滞留在血液里,就会导致血糖升高,过高的血糖从尿中排出就出现糖尿病。糖尿病就是以高血糖和尿糖为其特征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所致的死亡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而位居第三,估计全世界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1.3亿,其中中国约有万,且大都集中在城市居民、脑力劳动者和生活富裕的中老年人群中。所以,对上述人群来说,糖尿病已经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应引起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