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溃疡坏疽的治疗
糖尿病病程越长,慢性并发症越容易发生。高血压是慢性并发症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高血脂也是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原因。
糖尿病性溃疡和肢端坏疽,以下肢最为多见,临床上分为以下三种:
湿性坏疽:约占72.5%。肢端体表局部软组织糜烂,开始形成浅溃疡,继之溃烂深入肌层,甚至肌腱烂断,骨质破坏,形成大脓腔,排出较多分泌物。微血管基膜增厚所致微环障碍是湿性坏疽的主要病理基础。
干性坏疽:约占7.5%。受累肢端末梢缺血坏死、干枯变黑,病变界限清楚,发展至一定阶段不经处理也会自行脱落。中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坏死是干性坏疽的主要病理基础。
混合型坏疽:约占20%。既有肢端的缺血干性坏死,又有足和(或)小腿的湿性坏疽。微循环障碍和小动脉阻塞同时存在。合并神经病变导致痛觉障碍而延误治疗者可发生感染性坏疽或败血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糖尿病重视不够,随着病程延长,不合理治疗,只注重降糖而忽略了全身调整以及并发症的防治,致残率很高。溃疡坏疽,在过去这一病症只有很快截肢无法治疗,我们经20年的研究,临床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治愈糖尿病溃疡坏疽,而且能使糖尿病人全身得到调治、体质全面恢复,部分病例总结如下: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症见视物模糊、手脚麻木、溃烂。伴有足溃疡。
病例:张某,男,59岁,工程师,美籍华人。主因“乏力、口渴、多饮、多尿10年”,于年9月19日入院,经服西药血糖基本控制,但出现乏力、睡眠差、双下肢发冷,皮肤瘙痒、双小腿及足部可见色素沉着,足部及足底可见片状大小不等斑丘疹,有脱皮。查FBS:8.0mmoL/L,尿糖(-)。
诊断:西医糖尿病1型,并发糖尿病足
中医消渴病气阴两虚
入院后,采用脂糖消系列方、药浴等多维全息综合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双下肢皮肤较前光滑、脱屑。双下肢发冷消失,色素沉着减退。精神体质好转。FBS:6.7mmoL/L。
“三高一低”即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和免疫低下,易引起抗病力不足,造成感染而致溃疡坏疽。糖尿病人易感染性是糖尿病或糖尿病状态长期持续出现微血管、末梢神经病变引起的。
告知糖尿病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