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62岁的李大伯(化名)在家中发现自己的右小腿有点皮肤溃烂。起初以为只是小事情,并没有引起李大伯的重视。可时间一长,溃烂处的皮肤不仅未见好转,反而溃烂范围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这几个月以来,李大伯在走路的时候时不时会脚疼。家属医院就诊。
“当初都以为是一点小溃烂,没什么大问题。想着过几天就会好起来,可没想到会搞成这样。”家属无奈道。
经下肢彩超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李大伯的情况不容乐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市二院重症监护室(ICU)主治医师范伟妹介绍。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患者一般会感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抽筋”,常会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延误病情。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医院检查。
2、运动后疼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表现为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由于组织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产生痉挛性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儿后,酸性代谢产物排出,疼痛缓解,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再次出现。
常见小腿疼痛,其次是臀部、大腿、背部、足部疼痛。随着缺血的加重,患者行走距离会越来越短,从几百米到十几米,甚至几米。
3、休息时疼痛
医学上称为静息痛,是下肢严重缺血的表现,患者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血供不能满足组织的需要而出现疼痛,尤其在夜间患者入睡时疼痛更重,肢体低垂或轻微活动后疼痛减轻。这个时期患者必须积极治疗,否则进一步发展会进入坏死期。
4、组织缺血坏死
在这一时期,坏死症状较轻时肢体会出现组织营养障碍,皮肤粗糙、脱屑或皲裂;汗毛稀少或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增厚、少光泽,脚部有轻微的破裂也不容易愈合。病情加重时,会出现下肢发黑、感染、坏死甚至截肢,危及生命。
高危因素
据家属描述,李大伯有吸烟史,每天要抽三十多根。而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吸烟等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和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因素的危险性更高。
若及时发现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就能够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减少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发生风险。因此,范医师建议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应当戒烟限糖。
此外,范医师讲道,很多病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缺乏足够认识,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的甚至需要被迫截肢。特别要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容易被误诊为闭塞性脉管炎、骨质增生、风湿病或其他疾病。
预防措施
1.避免久坐。每坐一小时要起身活动一下,可适当走走,做一些腿部伸展运动,比如反复弯曲腿部关节等。
另外,高抬腿2~3次,每次5~10分钟,当双腿抬起,高于心脏后,有利于脚和腿部的血液回流。
2.适量运动。可以打太极拳、游泳或进行其他运动,保证每周运动2~3次,同时要避免过量运动。
3.补充水分。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身体处于缺水状态,但应避免喝咖啡或酒。
4.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注意低糖、低脂、低盐饮食。
ICU供稿
觉得好看,就点点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