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生活中,每个人身边大多都能找出几个糖尿病患者。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根据《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分析,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们对全球项研究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即使在排除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之后,糖尿病患病率仍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很多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糖尿病患者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在进行年龄校正之后,从年到年,全球成年男性中的糖尿病患病率从4.3%增长到9.0%,女性患病率从5.0%增长到了7.9%。如果持续现在的趋势,年全球的糖尿病控制目标将很难达成。
疾病管理薄弱酿成“中国特色”
观察30年来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变化,会发现这种趋势宛如一只慢牛股的股价K线图,最近几年,这条曲线甚至有加速上扬的态势。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当时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年,针对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情况,国家疾控中心与中华医学会联合主持开展了一项调查,发现身染这种疾病的人已然过亿,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30多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走势。图片来源:文献[3]
在中国,尚有大量糖尿病患者处于“水面之下”。用牛津大学陈铮鸣教授的话来讲:“中国有近半数的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出来。”在纳入CKB研究的51万名受试者中,有人(即5.9%)罹患糖尿病。而这3万余名糖尿病患者,有近半数是因为参与了这个研究,进行了相关筛查才发现自己身患糖尿病。
从糖尿病到高血糖,再到各种并发症
在很多时候,糖尿病并不会立刻显现出明显的不适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给全身多个器官带来危险的并发症,堪称是无声的“甜蜜杀手”。
研究者发现,糖尿病会不同程度地推高缺血性心脏病、卒中、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感染,以及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各类疾病的死亡风险。这其中,糖尿病对慢性肾病的影响尤其突出,中国农村糖尿病患者因慢性肾病死亡的风险会大幅增加17.7倍,城市患者风险增加5.8倍。
糖尿病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机体无法有效利用糖分导致的。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利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就是胰岛素。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胰岛素出了问题。
胰岛素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分泌不足,一种是作用不足。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被称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产生了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由于这些抗体的存在,胰岛B细胞受到损害,不能有效地分泌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周围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者发生了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即使分泌,也无法起到作用。
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的病变,从而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影响视力。而肢体末梢的微血管病变,则有可能导致四肢发麻、感觉无灵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感觉减退,被热水袋烫伤都不知道。累积到颅内血管、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大动脉病变,轻则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重则可能导致下肢坏疽、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对生命形成威胁。
此外,体液、血液高糖高渗还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等问题。糖尿病人的伤口感染往往是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胰岛素是最后的选择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患者本身胰岛素水平非常低,确诊之后就需要立即用胰岛素控制(一般可能使用超长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模拟生理性的分泌)。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首先是使用药物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是增加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或者对药物不耐受(药物造成了肝肾损害、过敏等),就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了。
但也有研究提示,长期注射胰岛素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见得有利。
在一项关于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例初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最终了解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自我评定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情况。
经研究发现,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且自我健康评分较低。增龄和使用胰岛素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危险因素。另外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认识以及心理情况的调查显示,67.8%的患者对可能长期注射胰岛素产生焦虑。[5]
干细胞治疗或将取代胰岛素治疗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更多的科学家和医学人员将目光聚焦到干细胞疗法上
胰岛细胞移植以其能够生理性分泌胰岛素的优势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胰腺供体不足及移植排斥等原因,限制了胰岛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期,《自然材料》杂志的新研究表明,在动物试验中,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确实可以实现现货(off-the-shelf)移植,并且无免疫抑制。这意味着,人类糖尿病一次性治疗有望最终取代终身胰岛素注射。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证实,结合水凝胶与胰岛细胞移植的方式,可以成功地在没有免疫抑制药物的小鼠体内植入同种异体细胞。目前,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I型糖尿病上,这可能是因为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他们的目的是保护胰岛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也是根治这种疾病的关键点。这项新研究增加了完全治愈I型糖尿病的机会。
在临床方面的研究,MalmegrimKC等[6]首先在临床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20例患者中大部分在不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情况下血糖水平控制良好,12例完全脱离胰岛素平均时间为31个月,8例受者胰岛素用量减少,C肽水平增加,HbA1c水平下降。对移植受者的随访研究肯定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SkylerJS等[7]的临床研究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的1型糖尿病病人初期均可不依赖胰岛素,且通过多中心、随机、单盲临床试验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CouriCE等[8]对23例1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非清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29.9个月的随访中发现大多数患者C肽水平显着提高且完全脱离胰岛素。
展望
根据clinicaltrials.gov登记的数据,截至今日,全球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项,国内外诸多学者,已将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缓解和治疗并发症的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MSC)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方面的效果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均得到证实。
今时今日,我国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对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也有诸多前沿科技企业正在进展中。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升细胞在体时的生存能力和功能,标准化,规范化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方案,以期获得稳定的疗效、提高其长期效果。
几年前,我国就有干细胞治疗肝病的新药申报,有研究机构利用足月妊娠胎儿的脐带提取、制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并已经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组织块直接贴壁培养法,研究出安全、稳定的制备工艺,获得了大量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协会标准高纯度间充质干细胞,每袋20毫升干细胞注射液含有上千万个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细胞在95%以上。
研究表明,这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肝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免疫力,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获批上市的肝病治疗方案。相信未来,通过科学家和医学人员的不断探索,无论是糖尿病或是肝病,都将迎来更好的治疗局面。
参考资料:
[1]TheInvestigationofQualityofLifeinDiabetesPatientswiththeInitialInsulinInjections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糖尿病杂志.,,6(7):-.
[3]ChanJ.C.,ZhangY.,NingG.(Dec).DiabetesinChina:asocietalsolutionforapersonalchalleng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79
[4]DiabetesMellitus,SectionVI,Chapter21,Diabete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M.OdetteGore,SilvioE.Inzucchi,andDarrenK.McGuire
[5]甘莉.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及焦虑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19(10):-
[6]MalmegrimKC,deAzevedoJT,ArrudaLC,etal.ImmunologicalBalanceIsAssociatedwith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