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在*事实践中的总结,“无中生有”是其中一计。老子《道德经》中记载:“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在现代医疗血管外科领域,下肢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就如同在和疾病的斗争中使用“无中生有之计”,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78岁的*大妈家住梨洲街道,近日,大妈的左小腿发冷疼痛,行走也出现困难,走不了多少路就疼得不行。
医院,血管外科的胡刚医生在给大妈体检时发现摸不到左侧股动脉搏动,怀疑她左下肢动脉闭塞。随后的CT检查证实了这一诊断:左髂及左股浅动脉长段闭塞,同时还有右髂动脉重度狭窄。也就是说*大妈腿部的血管有一段堵上了,还有一段非常拥挤。
胡刚医生和DSA谢长远医生一起给*大妈做了双侧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左侧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大妈左脚冰冷疼痛感立刻得到了缓解,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行走自如,高高兴兴地出院了。“太神奇了,我本来以为得了怪毛病了,心里慌得很,医生技术很好。”
腔内介入微创治疗
从*大妈的故事,可以看出腔内介入微创治疗显示出的威力。最近几年我院血管外科所做的几十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有的间歇性跛行,有的发冷疼痛,有的溃烂坏疽,经介入治疗后绝大多数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下肢缺血会导致肢体供血不足,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肌肉的疼痛,这种疼痛随着运动的继续,逐渐加重,最终迫使患者停下来。运动一停止,疼痛逐渐缓解,重新行走,症状重复出现。更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出现静息痛,就是患者不活动的时候甚至睡眠中都出现持续性的疼痛。病情再继续发展,就会出现类似心梗的“腿梗”,也就是下肢趾端的缺血坏死。
就血管本身而言,早期病变可能血管只是狭窄,到了晚期,往往血管主干已经完全闭塞,造影可见血管的中断。这时候就要用到三十六计中“无中生有”这一招了。医生必须在完全看不到路径的情况下,通过介入器材触探闭塞段血管,凭借器材微弱的力反馈和个人经验判断,通过闭塞段血管,到达远侧的血管管腔,之后再通过球囊,无中生有的扩出一条通道。有时候,通道会塌陷,或通道内的“墙皮”翻起来,这就需要放个支架把通道支起来。
很多老人往往认为走不动路很正常,导致一些人的病情延误,虽然这种“无中生有”的临床操作在血管外科很多见,但任何操作都是有风险的,希望患者在完全闭塞前就诊,早期及时的治疗也能降低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