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平常觉得脚发凉,冬天天气冷的时候甚至会冷到腿发疼;平常多走几百米就出现脚酸脚痛,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走。
这可能是很多老人家都会碰到的“小毛病”,甚至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老年人的“正常情况”,但这些“小毛病”所反映的是可能导致需要截肢的“大问题”!
医院血管外科近期就收治了一位病患——80岁的王大伯,他双下肢出现乏力、发凉、麻木症状十多年,并逐渐出现行走后下肢疼痛,需要停下休息几分钟才能继续行走的情况,但因为没引起重视,导致症状加重,出现双下肢阵发性疼痛,并出现足部溃疡,严重影响生活。
最终,王大伯在血管外科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
从王大伯的下肢CTA检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大伯双下肢的动脉都出现了多段不同程度的狭窄,特别是左侧股浅动脉看起来已经“中断”了,这便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表现。
动脉硬化闭塞症,顾名思义,就是动脉出现硬化斑块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的全身性疾病,可发生在全身的大、中动脉,但以下肢动脉最为多见。
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有几个明确的高危因素:高龄、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闭塞程度不同而变化,
轻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包括:患肢怕冷、肢端感觉异常、行走易疲劳等。
严重一些的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表现,是指:行走过程中出现小腿疼痛,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缓解才可继续行走的症状。
随着病变进展,还可能出现静息痛(即休息时疼痛),这标志着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肢体缺血,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更严重者,患者动脉严重闭塞且侧支循环不佳,或并发动脉血栓形成。轻则皮肤破损渗液,重则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或者大面积坏死,并发感染者可有全身中*和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同时会伴有剧痛,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面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通过王大伯描述的症状和体征,王大伯目前已发展为静息痛及下肢溃疡,若不及时干预治疗,王大伯将进一步出现下肢感染、坏疽,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治疗。
结合王大伯目前高龄、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经医院血管外科讨论后,决定予以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目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多种治疗方式,其中血管内膜剥脱、人工血管置换及旁路重建手术:创伤大、风险大,尤其不适宜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诊治血管性疾病的发展方向。
针对此类疾病,目前医院血管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智勇的带领下,已开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内支架置入术(Stent)、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硬化斑块旋切术(PAC)等多种微创介入治疗。
正是通过此类先进技术,才使得王大伯在80岁高龄、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情况下,经微创介入手术后安全快速的康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患者危害极大,需要引起中老年人群的高度警惕,尤其是糖尿病人群。
有数据显示,轻度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也就是“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5年内会有20%的人加重,成为重症下肢缺血,也就是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的重症患者。
而重症患者的预后非常不好,如仍未得到良好的治疗,1年内,仅有一半的人会保全肢体,而25%的人会面临截肢;另外1/4的人会面临死亡。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长期吸烟、饮酒者,病史中有过脑中风或者心梗发作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腿部动脉的狭窄和堵塞。这些高危人群应该高度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积极地进行血管保护,积极预防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积极地稳定斑块的发展。
一旦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早治,避免悲剧的发生。
若您自身存在以上危险因素,
同时伴有下肢皮温发凉、
行走后下肢疼痛等症状,
请及时前往血管外科门诊诊治。
医院
(医院)
血管外科团队,
为您的血管保驾护航!
医院血管外科
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