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疼,竟是血管问题?动脉硬化不都在心脏吗,下肢也会吗?
其实,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发生靶点在冠状动脉,就会引起冠心病、心梗等;发生在脑动脉,就会导致脑梗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则是其在下肢的局部表现。所以,腿疼未必是骨头出问题,也有可能是血管堵了!
下肢动脉硬化最显著的症状就是腿疼。最初是行走之后腿疼,休息之后会好转,开始可能是走一两千米才会疼,随着病情恶化间隔距离会越来越短,这叫间歇性跛行。
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腿部组织会发生缺血性坏死,皮肤溃烂、发黑,即「坏疽」,到这一阶段,患者可能需要截肢。并且由于下肢动脉硬化多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生命也会遭受威胁,研究显示,有间歇性跛行症状的患者10年生存率仅为50%。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简单说就是承担着向下肢供血的动脉出了问题,血管壁增厚变硬、变得狭小,同时血管内膜上又积聚了大量的粥样脂质,因为这两方面原因,血液流通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动脉被完全堵塞,下肢就会失去血供,直至坏死。
如何自我检?
如果发现自己单侧肢体容易出现乏力、肢体末端冰凉的现象时,搭一搭这侧肢体的脉搏,看能不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如果感觉不到,就要去血管外科看看了。上肢脉搏搭手腕处,下肢摸足背动脉,在内、外踝背侧连线上,两个肌腱之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什么症状?
1、早期病人一般会感觉下肢经常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就是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病变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病混淆。
2、运动后疼痛:如果缺血得不到改善,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肌肉耗氧量增加,但供血不足,引起组织缺氧,产生痉挛性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儿后,通过侧支循环,逐渐血液供应再次恢复,疼痛缓解,再次运动后,疼痛可反复出现。
3、休息时疼痛:医学上称为静息痛,是肢体严重缺血的表现,就是患者在不运动的时候肌肉等组织仍然会出现供血不足,出现疼痛,尤其在夜间患者入睡时更重。抬高下肢疼痛加重,低垂或轻微活动后疼痛可减轻,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这个时期就提示患者必须积极治疗了,否则进一步发展就会进入坏死期。
4、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坏死:在这一时期,病人动脉严重闭塞且侧支循环不佳,或并发动脉血栓栓塞。坏死症状较轻时肢体会出现组织营养障碍,皮肤粗糙、脱屑或皲裂;汗毛稀少或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增厚、少光泽,脚上破了一点也非常不容易愈合。坏死症状加重时,下肢出现坏死,并发感染者可有全身中毒表现,甚至危及生命,一部分病人最终面临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