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坏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胆囊切除后,有哪些后遗症医生这4种结局
TUhjnbcbe - 2024/8/26 17:04:00

老张在公司做了20年的会计,清明小假前夕,工作量陡然激增,老张总是草草吃个外卖就开始忙着赶工作。虽然常在饭后感到右侧腹部隐痛,但老张只当是最近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胃病发作,因此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上周体检的时候,老张和医生提起这段时间的身体不适,谁知医生表情严肃,建议他拍张CT检查一下,老张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等CT结果出来,显示老张有胆囊结石,这下把惜命的老张吓坏了,就怕是什么大病,还好医生安慰他:“2cm的结石没什么大事,定期来检查就好。”

可是,回到家的老张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饭吃着吃着竟然觉得右腹部一直隐隐作痛,顿时饭也不香了,随便吃了两口就吃不下了,晚上老张躺在床上,捂着自己的腹部,想起这里头还有块石头就辗转反侧。

过了一段时间,同事实在看不过去,跟老张说:“看这小结石把你弄得饭也吃不好,心情也不好,不如把胆囊切了?当初我把阑尾切了啥事儿也没有。”老张心念一动,第二天就去找医生要求切除胆囊,医生却劝说道:“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不是说切就能切的。”

但老张还是觉得心理不得劲,医生只好与他细细分析了利弊,这才打消了老张切除胆囊的念头。

诚如医生所言,虽然胆囊很不起眼,但却在人体消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很多人都听说过胆,但是胆囊究竟在人体的哪个部位,很少有人知道。因为胆囊就像长在肝脏上一样,镶嵌在肝脏底的胆囊窝内,呈柔软的囊状结构,方便浓缩和储存肝脏的分泌物——胆汁。

胆汁是肝脏持续分泌的消化液,包含胆固醇、胆汁酸、胆色素、胆盐等成分。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主要是靠胆盐进行乳化作用,因此可以高效分解脂肪、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胆囊相当于一个定时的泵,在身体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它的囊袋结构会将肝脏分泌的胆汁收纳在其中并将其浓缩至10倍,为进食后消化食物做好充足准备。

进食后10分钟左右,胆囊“泵”就开始自主收缩了,胆汁被胆囊泵出囊腔,从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与胃内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汇合,10倍浓缩的胆汁能够充分消化吸收食物,即使是高脂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

如果切除胆囊,人体就失去了胆汁浓缩和储存的功能,胆汁便在未进食期间就会不断流失。由此到了进食期间,人的消化能力至少会下降一半,所以医生一般不建议行胆囊切除术。如果出现以下胆囊切除适应征的话,那胆囊就必须切除:

1、胆囊结石

我们都知道尿结石、肾结石和胆结石,而胆结石比较特别,它指的是胆道结石和胆囊结石两种疾病。一般情况下,胆道因为狭窄的管状结构,结石一旦形成很快就会造成剧烈疼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取出。

而胆囊由于其囊腔状结构,它像一个袋子一样能够悄悄容纳结石不让身体察觉,所以胆囊结石前期常常无症状,或者是像老张这样的,只有轻微疼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等到后期,胆囊结石聚集多个或者单个“长大”超过直径3cm,症状才开始明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绞痛感。

所以胆囊结石相比胆道结石发现较晚,等发现时,胆囊结石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会导致胆囊管梗阻、胆囊穿孔或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使患者面临生命危险。并且此时的胆囊功能多数已经退化,切除胆囊的好处大过保留胆囊,因此发现即切除。

2、急性胆囊炎

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达到一定直径或数量时才会进行胆囊切除术,但是当突发急性胆囊炎时,无论胆囊结石的大小和数量,医生都会优先考虑切除胆囊。

90%-95%的胆囊结石会导致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囊口被结石挡住去路,造成胆囊内压力升高,胆汁不能顺利排出。此时已被浓缩的胆汁便会开始损伤胆囊黏膜,胆囊因此发生水肿、出血、坏疽、化脓等病理改变。患者多表现出急性持久的右上腹绞痛,伴随高烧不退、恶心呕吐,严重时会累及全身脏器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这时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行胆囊切除术。

3、胆囊癌

胆囊虽然个头很小,但是它连接着人体各个重要器官,周围淋巴结丰富,所以胆囊癌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器官转移。因此一旦发现胆囊癌,第一时间就要进行胆囊切除术并进行淋巴结清扫,不然癌细胞扩散就会影响生命安全。

所以像老张这样的小结石,是不符合胆囊切除术适应征的,医生会优先选择保留胆囊功能的治疗方案。那遇到老张这样执意想要切除胆囊的病人,怎么办呢?

其实这样的病人在门诊并不少见,他们多数是觉得手术切除可以根治,而保守治疗、定期检查总让他们感觉揣了颗定时炸弹,心中不安。

其实医生不建议切除胆囊,并不仅仅是因为胆囊拥有重要的消化功能,更因为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导致以下这4种“结局”,非常不好受,不妨了解下,那么很多人大概也会像老张一样打消切除胆囊的念头。

1)胃部疾病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常常使我们饮食不规律,特别是参加聚餐、宴会时,难免会暴饮暴食。饭后肚子胀气难受,还止不住地嗳气、打嗝,无论是躺着还是坐着都十分难受,不得不走好长一段路消食,可谓是“聚餐一时爽,消食火葬场”。

想必每次聚餐后,大家都不想再体验这种感觉了。可惜这可能就是你胆囊切除术后的日常体验了,到时候健胃消食片就成为了你的饭后甜点。

就像我们之前了解到的,胆汁是肝脏24小时不停工作产生的消化液,切除胆囊后,持续分泌的胆汁不会被储存,只能一路顺着胆管流入十二指肠。这会造成两种后果:进食时消化不足、空腹时胆汁流失。

进食时消化不足导致食物堆积在胃部下不去,久而久之便会演变成慢性胃炎;而空腹时流失的胆汁,有一定几率会通过十二指肠反流直接进入胃,引起反流性胃炎,甚至进一步恶化为胃食管反流。

经常性的胃酸反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因为胃酸是酸性液体,除了胃部拥有抵御胃酸的屏障之外,其他器官都不能长期耐受胃酸腐蚀。因此反流的胃酸会腐蚀食管,灼烧上消化道,引起食管癌、上消化道癌和胃癌。

2)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后,没有了胆汁的储存空间,胆总管就变相地增加了工作负担,需要代偿性地扩张以短暂容纳大量胆汁。

虽然胆总管代偿性地增厚增宽是生理性的,并不会造成身体不适,但是胆汁在胆总管内滞留的时间增长了,就难免会增加结石的风险。胆总管作为肝脏运输胆汁的唯一通道,一旦胆总管结石形成,源源不断流入的胆汁就会使胆总管内压力不断升高,从而引发剧烈的绞痛,甚至昏迷。

3)肠道炎症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益生菌、乳酸菌,我们常常能在营养品广告里看见这些名词。其实我们肠道里绝大部分都是这些有益菌,身体健康时不用额外进行补充,因为他们会进行自我调节。

但是切除胆囊后,胆汁在空腹期间持续大量进入肠道,破坏了肠道内的酸碱度值(pH),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因为这些有益菌在特定的pH下才会保持活性发挥正向作用。当pH改变时,在肠道内休息的有害菌就活跃了起来,它们压制了有益菌的作用,导致我们经常腹泻、腹痛,频频光顾厕所。

4)胆囊切除综合征

除了以上这些明显的病态后遗症之外,还有10%-30%左右的人会出现胆囊切除综合征。

胆囊综合征并不会造成慢性疾病和癌症,只是表现为黄疸、高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只以为是自己术后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改变所造成的,因此往往被许多人忽略。

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胆囊综合征可能会伴随你一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十分难受。

总而言之,胆囊切除术后需要面临的后遗症还是很难受的,和切除阑尾是不一样。可不能像老张一样,只想一切了事,毕竟“吃”是一件大事,谁也不想以后的生活在“不能好好吃”中度过。善待胆囊,不受苦

当然,杜绝后遗症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根源上预防胆囊疾病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好好善待胆囊,不要等到受了胆囊切除后的苦才懂得珍惜。

①.坚持吃早饭

父母总是告诫我们一定要好好吃早饭,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深究过这是为什么。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因为在空腹的时候,我们的胆囊里面都是积攒了一夜的满满的胆汁,所以定时排空胆囊里的胆汁,可以减轻胆囊的负担,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②.健康饮食

如今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越来越多,并且花样也比以往更多,我们常常会抵不住诱惑。但是如果你的家族里有胆囊结石病史,那么就要赶紧改变饮食结构了。因为胆汁内的胆固醇含量与饮食有很大关联,而胆汁内的胆固醇浓度升高,胆囊结石的风险也就增大。

③.定期检查

经研究统计,胆囊结石与糖尿病、肝硬化、高脂血症等多种因素相关,因为这些疾病大多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使胆汁成分有所变化,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因此,相关人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除此之外,像老张这样的还未达到胆囊切除术指征的患者,更要定期进行CT检查,以防急性发病。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囊切除后,有哪些后遗症医生这4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