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坏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9条微博看懂种子用户是个伪命题
TUhjnbcbe - 2024/4/1 17:10:00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s://yyk.39.net/doctor/694482_comments.html
随着电动车新势力的崛起和阶段性成功,“用户思维”被越来越多的车企奉为圭臬。因为在新兴车企看来,只要有了“用户思维”,获得了用户的支持和转介绍,企业就能将口碑转换为销量,从而以低营销成本的方式让销量先滚起来,最终形成雪球效应、让销量越滚越大。让雪球滚起来的第一批用户,就被称之为「种子用户」。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车企似乎过于迷信「种子用户」的作用,将大量的前期营销资源投入到打造「种子用户」上。可是从更长的营销尺度来看,「种子用户」更像是一个伪命题,它并不是一个车企成功的必要条件。1、「种子用户」不过是KOL、KOC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又或者你可以理解为「种子用户」本身就是一种“自媒体”,只不过他/她的传播范围比较局限,是点对多点的直接传播。更大的问题在于,愿意传播的用户永远都是少数群体——这是典型的漏斗效应——企业要去精准地抓取到这些少数人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经济的。2、「种子用户」更像是沉默的尝鲜者,而不是信仰者。并非所有的先期用户都是作为品牌拥趸而产生购买行为,品牌的信仰者和真正的购车用户之间往往隔了一个电脑屏幕。所以「种子用户」本身不一定对品牌有任何的深度信赖,并且他们对消费者不带有理性的思考,这也使得他们不会积极地参与到品牌建设中。尤其是对高端车型用户群体来说,消费只是一种习惯,而不需要证明对品牌的信仰,买了之后就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3、部分小白鼠的投机心态也决定了「种子用户」的不稳定性。为了获得「种子用户」,企业往往会给先期用户足够多的“好处”。这些“好处”决定了「种子用户」更可能是一种“投机心态”——他们深知自己可能是“小白鼠”,但通过这种冒险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从而和车企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牢固关系,但反过来如果利益未得到满足,更可能成为“坏疽”。4、用“预订优惠”策略来寻找「种子用户」,也容易产生用户之间的鄙视链。「种子用户」获得的超额权益会变成后期用户的“促销预期”,而一旦真正促销了,「种子用户」又会形成“韭菜心理”。要解决两者的不平衡,就必须确保很长一段时间的定价稳定(终端销售政策稳定),然而这在汽车行业基本不可能,只能不断用服务政策去覆盖「种子用户」的不满。5、「种子用户」的本质是“传声筒”,只有广散网才能获得足够声量。真正要形成口碑,必须是大量用户能够形成共识,如果仅有几千上万的用户说“好”,其扩散幅度也非常受限。因此主导口碑的工作必须是由企业来完成,而先期用户更像是“传声筒”,目的是利用他们来增加“发生频次”和“扩大音量”,而不是让他们主动去说服别人。可如果车企只需要传声筒的话,媒体的作用远好于「种子用户」。当然,这也让很多媒体直接就借以「种子用户」的形态参与到营销资源的抢夺中了。6、「种子用户」的营销模式很像是“邀请制”,这套封闭的系统如果不能迅速外扩,最终只会变成“自嗨”。互联网领域中知乎、绿洲、Clubhouse等最早都是邀请制,但是一时热闹之后迅速就沉寂下去了。原因在于邀请制本身是一种圈层收缩的发展,主动希望加入的人会越来越少,逐渐形成“核心用户”和“围观群众”两个圈层,「种子用户」的声音也就无法传递出去。7、喜爱积极发声的「种子用户」,大概率会转变为一种媒体形态。当发现可以变现时,「种子用户」对单一品牌的忠诚度就会消退。尽管对A品牌来说可能已经获得了「种子用户」的发声收益,可是当「种子用户」又为B品牌站台时,就会出现围观群众的“反思”:如果A品牌真的这么好,那为什么还要去说B品牌也好?最后会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声誉的不敏感。8、依靠「种子用户」转介绍其实也是有明显的局限。虽然很多新势力一直强调其转介绍率不断攀升,但是每月的交付量上升却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转介绍是有天花板的,每个用户能够转介绍的数量有限——转介绍成功的条件包括:同一圈层、同一收入水平、同一品牌认知、同一使用需求,甚至是相似的用车环境。而这些人往往又都是一个生活圈子,一个转介绍可能面对几个介绍人。9、蔚来的用户模式被很多车企拿来学习,特别是在蔚来的低谷期众多用户站出来支持蔚来,那这是不是说明「种子用户」还是有成功范例呢?其实,蔚来「种子用户模式」的成功其实更像是个例。蔚来最早的用户大多数是成功企业家、高收入用户,这些ES8创始版的车主早期声量其实并不明显,陷入低谷时也没有太多支撑。真正等到有用户为蔚来高呼响应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ES6大批交付的节点,这时候的用户都不算是「种子用户」,更像是进入了广撒网阶段。正是因为有了广撒网才找到了足够的“传声筒”,蔚来的品牌美誉度才被扭转过来。文|JackieLXX图|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9条微博看懂种子用户是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