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人们吃海虾较多,而海虾里极有可能藏有创伤弧菌。而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是一种革兰阴性嗜温、嗜盐、嗜碱型海洋致病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同属致病性弧菌,自然生长于港湾、河海交界处及内陆盐湖水域的浮游生物、沉积物和贝类中,尤其寄生于牡蛎、蛤蜊、虾蟹等海产品中。
海虾
人群通过食用该菌污染的海产品或因伤口接触该菌而感染,可导致坏死性筋膜炎、败血症和急性胃肠炎等。50%的患者在发病48h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该菌在欧美、日本和中国香港被冠以“食肉菌”(flesheatingbacteria)的称号。
人感染创伤弧菌后死亡率极高,在美国、加拿大、澳洲、西班牙、瑞士、德国、日本和韩国等沿海国家均有感染该菌的病例报道。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生群体死亡暴发病例,引起社会恐慌。年文献报道,美国例创伤弧菌感染病例中,死亡病例数约占52%;日本报道例病例中,死亡率为67%,慢性病*性肝病患者感染创伤弧菌后的死亡率可高达81%。年8月(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杂志将创伤弧菌列入最危险的细菌之列。
至年底,中国大陆共报道了56例创伤弧菌感染病例,其中死亡33例(占58.9%),在23例痊愈者中有5例患者被截肢,是一种极具致命性及致残性的疾病,已引起卫生行*管理部门及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东南沿海是创伤弧菌自然生长的栖息地,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沿海旅游人数的增多及新鲜海产品的远距离销售,内陆地区的创伤弧菌感染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人们创伤弧菌感染的途径主要为生吃牡蛎等海鲜和经破损皮肤接触海水。前者由肠道感染所引起,表现为原发性创伤弧菌性败血症;后者感染往往从下肢开始,局部皮肤、肌肉坏死,继而迅速发展为败血症,83%的原发性败血症患者在发病前l周内食用过生海鲜产品,感染剂量个,高发季节为5~10月份。
创伤弧菌*血症的潜伏期为24—48h,美国FDA认为该病的潜伏期为16h。临床表现创伤弧菌感染后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胸闷、乏力、低血压、脉搏细速、心动过速、皮肤湿冷、休克、口唇发绀、呼吸浅弱,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哕音,可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少尿、无尿,皮肤*染、眼结膜出血,肝性脑病、烦躁不安、颈项抵抗和昏迷等。感染后的皮损常从下肢的足背向近心端发展,可见皮肤肿胀、局部红斑、片状瘀斑、水疱、大疱性皮损、蜂窝组织炎伴恶臭及坏死性筋膜炎,也可见骨髓炎、肺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性反应及角膜炎等,严重者可出现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出血,部分患者可见腹水。
人体感染创伤弧菌后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率为47%一70%。伤口接触海水(如游泳)或被海产品(鱼的翅、虾脊椎、蟹脚、贝类等)刺伤而感染创伤弧菌,以四肢伤最为常见。早期感染部位呈0.2一0.5cm红色丘疹、质硬。中期皮肤呈褐色瘀斑或花斑状,边缘呈暗红或边界不清、肿胀伴凹陷性水肿、疼痛,周边淋巴结肿大、压痛。24h内出现张力性水疱,后逐渐融合成2—5cm血疱,溃烂破裂,皮肤呈片状烫伤样皮损,软组织成蜂窝组织炎或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真皮胶原凝固性坏死,表皮呈黑色坏疽样,渗液不止。病程进展迅速,从脚趾末端蔓延到大腿只需1~2d,并向躯干发展。
原发性败血症原发性败血症的发生率为14%~27%。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创伤弧菌可以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引起原发性败血症,同时出现全身中*症状,如发热、寒战、表情冷漠、烦躁、皮肤湿冷、低血压、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困难及巩膜*染等。随着病程的发展还可能出现神志不清、视力模糊和大小便失禁。
急性胃肠炎的发生率为7%一11%。由于牡蛎、虾蟹、生蚝、蛤等可以通过海水的吞吐起到浓集细菌的作用,因而成为创伤弧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如食入受该菌污染的生或未煮熟的海产品,便有可能导致创伤弧菌食源性感染。细菌分泌的溶细胞素可引起消化道损伤,平均16h内引起腹泻、痉挛性腹痛以及恶心呕吐。早期大便呈*绿色水样,后期呈黑色血便。
预防
由于创伤弧菌感染具有高度致死性,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夏秋季节要告诫高危人群不吃生海鲜(煮沸3~5rain可杀死),已有皮肤损伤的患者不能接触海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NMKL)在食品微生物控制中均特别强调对创伤弧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